我国新材料行业呈现的四大发展趋势
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研究显示,我国新材料行业规模的平均年增长为10%,重点材料如电子信息材料达到20%到30%,生物医用材料达20%。2014年我国新材料行业的规模超过16000亿元,全国新材料企业超12000家,行业集群发展,区域特色明显,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新材料行业集群区。
我国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发端于国防科技工业,现已初步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的产业体系。该品种门类较为齐全,部分新材料关键技术受国外制约的范围在逐步缩小。我国自主开发的钽铌铍合金、非晶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超硬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等生产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将加强注重与资源、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注重资源再生利用,发展低能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制造技术,使产品更加人性化、环保化。除注重可持续发展外,全球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另外三个方面:
第一,新材料技术不断突破,如新型碳材料、石墨烯、生物材料、气凝胶、超材料、离子液体、3D打印材料和泡沫金属等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第二,新材料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发展态势。例如,高纯硅半导体材料是目前太阳能光伏材料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材料。以半导体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融入到现代技术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如生物芯片、半导体照明、仿生、通讯、遥控、数字化制造、节能等。
第三,新材料行业上、下游产业结合更加紧密。新材料与器件制造一体化,产业链向下游应用延伸。产品高性能化、高功能化和多功能化,开发和应用联系更加紧密。如半导体照明,从上游的芯片材料到中游的各种产品开发再到下游的应用,形成完整产业链发展。又如新型动力电池,也是从上游正、负极材料到中游电池产品再到下游的各种应用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链,以满足各种要求。
从2012年开始直到现在,尽管全球经济低迷,而新材料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年增率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医用、互联网及通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材料发展后劲十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