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弘揚正能量
近期,全國確認四例鼠疫病例,
患者已在相關醫(y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
相關防控措施也已落實。
那么,
鼠疫究竟是怎樣一種疾病呢?
它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
我們需要怎樣預防鼠疫呢?
請聽我來說一說!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發(fā)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鼠疫列為甲類傳染病。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烈性傳染病。
鼠疫的基本特點
鼠疫的主要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鼠疫菌的鼠類(包括旱獺)、野兔、狐貍、狼、狗、貓、黃羊等動物,是鼠疫的主要動物傳染源,也稱疫源動物。鼠疫還可通過肺鼠疫患者傳染給人。
日常生產生活中,鼠疫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一是經(jīng)跳蚤叮咬傳播。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動物后,再叮咬人,可致人感染疫情。二是經(jīng)直接接觸傳播。人們在捕獵、宰殺、處理感染鼠疫的動物時,鼠疫菌可通過人們皮膚上的傷口(包括非常細小的傷口)進入人體,致人感染。三是經(jīng)飛沫傳播。肺鼠疫患者或動物通過呼吸、咳嗽將鼠疫菌排入周圍空氣中,導致肺鼠疫傳播。
鼠疫是可以治療的
鼠疫是古老的細菌性傳染病,臨床上可以使用多種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夠早期就診,并得到規(guī)范有效治療,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fā)病。
防止鼠疫“三要三不要”
鼠疫可防可控。通過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以及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減少暴露鼠疫感染的風險等,可有效防范感染鼠疫。
歷史上,鼠疫出現(xiàn)過三次世界范圍內大流行,曾經(jīng)被稱為“黑死病”,造成人類生命健康嚴重損失。建國前,我國鼠疫疫情也非常嚴重。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鼠疫防控工作,發(fā)病數(shù)明顯下降,至80年代平均每年報告約20例病例,90年代,我國南方鼠疫疫情曾出現(xiàn)過短暫上升,自2010年以來每年僅有零星病例報告,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部分省份。鼠疫可防可控,大家無需驚慌!
編輯:段 勇
地址:青島西海岸新區(qū)雙珠路168號
電話:0532--86169110
投稿郵箱:qxxqwjjxx@qd.shandong.cn
★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